首届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会议由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秘书处单位承办。我校经济学院和研究生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国务院学位办文理医学科处处长黄宝印,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院长金旭,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美国利兹大学教授Peter Buckley,校长助理、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出席了会议。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70所高校的代表们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
林桂军副校长致欢迎辞。他将此次会议视作一次“商务学界的盛会”,并对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展开,林桂军副校长希望此次研讨会能确立招生工作的大致标准,并就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对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产生实质性的推动。
国务院学位办文理医学科处处长黄宝印在讲话中对对外经贸大学在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教育起步阶段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简单阐述了“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的联系与区别,从职业指向、培养目的、培养方式、培养标准、考核标准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特定的专业学位的基本特征。黄宝印强调,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到总体设计、整体推进、规模发展、质量提高的新的历史阶段,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大势所趋,加大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力度势在必行。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围绕“如何保持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的培养标准与规范”,“如何保证有价值的学位”等问题作主题发言。他指出,在专业学位的建设中,应以从事国际商务运作与管理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涉外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社会组织为目标市场,将建设目标定位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商务专门人才。在培养国际化、有竞争性、高质量人才建设过程中,尤其应注意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建设。各高校要明确提建立上述目标所需的理论基础,明确所需要培养的商业技能与所需开设的课程,并将商业技能的培养始终贯彻于专业课程的讲授中。
美国利兹大学教授peter Buckley详细介绍了MIB的国际教育经验。为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指委秘书长赵忠秀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各高校具体实践方案提供了参考。他介绍了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年的工作要点,指出教指委基础性工作、常规性工作和探索性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了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唐宜红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招生培养方案为例介绍了自己对国际商务专业入学考试方式及考试方式改革的技术难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建忠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职业型”人才角度同与会嘉宾探讨了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教案与教法。
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院长金旭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案例介绍了如何使双师制、专业学位培养与职业资格衔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汉民强调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认证、质量控制与评估要注意“国际化、本土化、专门化、市场化”四位一体。研究生部副主任、教指委秘书处王颖用“服务、交流、配合、指导、分享”十个字高度概括了教指委秘书处的相关工作及主要职能。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主任谷克鉴同与会嘉宾分享了人大商学院国际商务项目借鉴国际经验的探索经验。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项目主任洪俊杰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案例分析,其中特别指出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推进特色课程、强调特色培养的特点。